1939年初的一個黃昏,一位軍人正坐在辦公室里聽著廣播,里面?zhèn)鞒龅氖茄影残氯A廣播的播報,這位軍人就是曾在盧溝橋前線指揮部隊打響反擊日寇第一槍的國民黨第七十七軍副軍長何基灃(被譽為“佩劍將軍”)。突然,身后傳來極其輕微的聲響,做事機警的何基灃快速起身,又悄無聲息地快速走到門邊。透過微微閉合的門縫,他看到一個人影一閃而過。難道被發(fā)現(xiàn)了?
他倒不擔心作為國民黨的軍長收聽共產(chǎn)黨的廣播,而是他利用離軍養(yǎng)傷期間去了一趟延安。在那里,他看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和當?shù)氐睦习傩找粯幼〉氖呛喡母G洞,吃的是糜子面的窩窩頭,還經(jīng)常和藹可親地找他拉家常,給他講救國救民的道理。
離開延安前夕,他向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而黨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繼續(xù)回到國民黨軍隊中工作。他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忽而暴露,導致無法繼續(xù)為黨工作。為了安全起見,他立刻處理掉收音機,“若無其事”地回去了。
收音機被處理掉了,何基灃也仿佛多了件心事。夫人宋曉菡深知收音機對丈夫的重要性,沒了廣播,就無法聆聽黨的聲音。利用外出的機會,宋曉菡花了一兩多黃金,換來了一個由美國生產(chǎn)的飛歌牌收音機,這臺收音機機身只有4公斤,精致細巧,造型流暢。
收音機里再次傳來熟悉的聲音,日本投降了,何基灃抑制不住激動的淚水;國民黨為了搶奪勝利果實,把槍口再一次對準了解放區(qū)人民,何基灃暗暗攥緊了拳頭。就這樣,收音機陪伴著何基灃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充滿危險和激動的日子。
1948年11月的一個清晨,何基灃和往常一樣打開收音機,里面?zhèn)鞒鰜碜晕靼仄碌娜嗣窠夥跑娤蚧春?zhàn)場挺進的消息。何基灃興奮地抓起衣服就向外沖去,身后傳來宋曉菡的聲音:“哎,哎,基灃,你早飯還沒吃吶,你去哪里啊?”何基灃用興奮、低沉的聲音回答道:“準備回家!”
已經(jīng)升任國民黨第三綏靖區(qū)副司令的何基灃,對他的這支部隊,還有他的部屬早已了解至深。軍官們對假抗日、真“剿共”、處處與人民為敵的做法早就深惡痛絕。軍官們擔心起義后家屬受迫害,何基灃斬釘截鐵地說:“地下黨組織會精心安排,安置費用,我來出?!彼倪@份真心換來的是兩萬多官兵的擁護和追隨。官兵們知道,何基灃選擇的路不會錯!
這臺陳舊的收音機,經(jīng)受了戰(zhàn)爭的洗禮,也見證了歲月的滄桑,它傳出的聲音,曾經(jīng)在中華大地上久久回蕩,那是來自黨的聲音,激勵著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在今天也號召著中華兒女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披荊斬棘,奮勇向前!